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各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积极响应号召,纷纷设定各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但也呈现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等乱象。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仍在深度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人均GDP刚达1万美元,2035年要达到2万美元,这都意味着我国需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避免突击冒进和“一刀切”。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世界环境日: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用于指导水污染防治,特别是2015年4月“水十条”发布以来,行业相关政 策密集出台为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当前,我国已出台10多项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相关标准、3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国家环境标准、20多 项水污染物排放地方环境标准用于规范行业发展。
固废处理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但由固废处理衍生出的垃圾渗滤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日益演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问题被提上日程,督察、监督扥个多箭齐发,打击垃圾渗滤液偷排乱排问题,督促垃圾焚烧厂妥善处置垃圾渗滤液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处理市场也随之攀升。碧水保卫战的深入,我国水处理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主要产品分离设备、氧化消毒设备和生活处理设备,已经能够满足一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处理能力也有所提升。